中市議員及民團批市府 國土計畫審議會、區域計畫委員會未落實公民參與
〔記者蘇金鳳/台中報導〕無黨籍中市議員吳佩芸今(13)日與多個公民團體召開記者會,痛批中市政府過去幾年並未按照《國土計畫法》及《區域計畫法》的規定,未落實公民參與、規避公民監督,造成大面積優良農地流失,除了要求市府及都發局未落實公民團體參與公開道歉,並立即比照內政部建置線上報名系統,並公開會議資訊接受公民監督。
都發局表示,有關台中市國土功能分區圖(草案)劃設,市府已依國土計畫法相關規定,自2022年12月5日公告公開展覽30日,並辦理30場次公聽會,將公民團體陳情意見依規納入後續審議。
吳佩芸指出,市政府過去幾年均未依法在國土計畫審議會及區域計畫委員會落實公民參與措施,無論是市府網站上、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網站上,均無法查閱相關會議的開會通知等資訊,僅有會議開完後的會議記錄。第一時間就先上都發局網站查看,確實僅有公告「會議記錄」,並沒有其他如開會通知、議程等資訊。
吳佩芸表示,公民團體過去這幾年都是看到會議記錄才知道有開會,顯見2019年8月公布的「台中市都市發展審議會議及會場管理要點」形同具文,裡面寫說「為落實公民參與」根本是「假的」。
吳佩芸更強調,國土計畫從原訂2025年4月30日上路,變成要再延後6年才上路,這6年的區域計畫如何「被局部變更」就變成非常重要、需要嚴格把關的項目,市府一定要落實區域計畫委員會的公民參與機制,別再玩假的。
中科污染搜查線秘書長徐宛鈴指出,台中市的非都市土地有近16.8萬公頃,占全市75.85%面積,然而,台中市國土計畫審議委員會去年竟不讓公民參與監督,導致台中市國土計畫功能分區劃設草案送至內政部審議後,經由公開會議資訊才得知,中市府竟將高達6400公頃「農業發展地區第一類」的優良農地劃為「農業發展地區第二類」,未來可興建廢棄物清除處理設施、營建剩餘土石方處理設施、殯葬設施等,建蔽率更提高20%,痛批市府未盡守護農地,讓大面積加速農地流失。
徐宛鈴要求中市府應立即比照內政部建置線上報名系統,並公開會議資訊接受公民監督,依法補聘民間團體代表擔任委員!
監督施政聯盟執行長暨爭好氣聯盟發起人許心欣則表示,依《區域計畫法》第4條所訂的《各級區域計畫委員會組織規程》第5條,各級區域計畫委員會的委員背景包含「關注區域發展事務之熱心公益人士」,但經查113年度與114年度的中市區域計畫委員會委員名單,除「機關代表」外,僅有「專家委員」,完全沒有「民間團體代表」,根本刻意漏掉民間代表,市府未依法行政就是違法瀆職,要求市府立即補聘民間代表。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台中辦公室主任鍾瀚樞表示,目前市府所謂的參與機制,竟然要求市民還要到都發局網站下載申請表,透過書面申請,通過市府審查許可,才得以參與會議;但市府根本沒有事前公開會議資訊與會議資料,市民如何參與,呼籲市府立即比照內政部,提供線上報名機制。(12:46更新)